离一年一度的剁手节 仅剩2天 各路商家进入备战状态 作为用户的我们 也已迫不及待 随时准备 买!买!买! 那么 问题来了 如何才能选到性价比超过的 跑步机??? ///下面才是干货/// 1.高性价比不等同于低价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 我一直在用小米家的充电宝,价格不高性能好,颜值也不错,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高性价比的产品。你说小米是最低价嘛,比他家还低的多了去。 性价比是综合性能与目标受众真实需求的匹配度程度,匹配度越高,性价比越高。 举个例子: 常年有户外跑习惯的A先生生活在烟雾缭绕的京城。 冬天来了,雾霾重了,前几天看完锤子科技老罗的畅呼吸空气净化器发布会,顿时有了买跑步机的想法。正值双十一,价格应该有优惠吧。 接下来的一幕让他“唰”的一下就把京东APP关掉了。 搜“跑步机”出现了17万+不同型号的跑步机。 价格更是从1xxx到9xxx不等。随便打开几个产品对比,心里一万只草泥马飞奔而过,感觉不马上买就会错过一整个世纪。 接着,A先生看了看评论,貌似都是各种好评,各种晒图,反正就是好好好,买买买。 A先生实在没辙了,上百度搜,关于跑步机的干货实在太少(打个硬广:因为他没有搜懒蜗牛)。 选了一个上午,最后出现了开头讲的一幕,A先生默默的退出京东APP,带起口罩奔着雾霾而去。 这个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也有B先生,C先生选择了价格低的产品,反正也就来块,权当试错。 可是他们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事实。 在对自己的需求还不明确的情况下,需要提前与客服或销售沟通,让他们推荐给你合适的产品,在你能承受的价格范围内认真选择。 毕竟跑步机是对自己健康的一笔不大不小的投资。 2.销量高不意味着适合你 前几天人民日报的一篇文章刷屏了。 大家来回顾一下:《双11刷单?违法!》 明眼人都知道,这是在发信号。证明国内的电商平台已经不那么健康了。 在电商发展的初期,为了迅速发展,刷单这个事情大家都是睁只眼闭只眼。到了电商沦为“传统”零售平台的时候,刷单反而是误导消费者的最大杀器。 说得真好! 中国有句名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加上执行和监管的不到位,好的政策很容易沦为一纸空文。 关于跑步机销量,这里还有一个误区。还是回归到用户身上,哪怕平台没有刷单,可是慢跑老兵A先生的需求未必适合刚开始接触跑步的D小姐。 大家都说好,未必真的好。 关键点还是要找到匹配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不是盲目的看销量和评价。 让人着急的是,放眼跑步机圈,还真不像科技圈那么成熟。Almost没有一个机构,公司或个人专门针对跑步机这个类目,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进行解读。 前方高能: 还好,有一个例外:死磕自己,服务大家的老谢。 3.品牌不等于品质和服务 “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仑苏” 嗯,广告费可以打过来了。 放眼跑步机,乃至真个健身器材产业,既没有不愁销量的苹果级别的产品,也没有情怀满满的锤子手机,至于三星,华为,OPPO,VIVO,那也是大海捞针般难觅。 所谓“品牌”倒是不少,但绝大多数也就是一个产品名称,这家公司赋予这个名称的任务只是在市场中的商品识别度而已。 当然,跑步机还是很很多非常不错的品牌的,他们都在不遗余力的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普通消费者,很难从茫茫机海中辨别出哪一家是靠谱的企业。 关于跑步机品牌,百度给我们的答案是万条。 怎么破? 有实体店,有网店,有完善的物流系统,专业的售后服务团队,懂得聆听用户的客服,这些都是大家在选择一个品牌前应该跟对方聊透的事情。 不要轻信图文描述,一定要自己验证,并且截图保留作为后续维权的证据。 作为商家,也不要去怀疑用户有所居心。一定要坚信一个道理,用户的每一个问题都是自己每一次提升的机会。 最后,再送大家一篇“购机宝典”吧。 拿走,不谢:《买跑步机,我是认真的》 欢迎在留言区写下你的评论 一起来“唰‘的一下净化跑步机圈的空气 -END- 我是谢靓楷 健身器材从业者 业余写手 一个理想主义创业者 延伸阅读: 这是80后被黑得最惨的一次 再起飞,一个油腻大叔的自述 在喧嚣中给自己一个独处的机会 能打赏的都是真爱 长按-识别-打赏-留名 赞赏 长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