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称为VR元年的已经过去,经过这一年,真的可以说是VR元年吗?资本从大热到进入寒冬又该如何看?是昙花一现还是迈出了重要的一步?下面就由作为VR相关媒体从业者的小编,来给大家掰扯掰扯吧。 VR元年:消费者版纷纷落地一年之前,VR成为了投资热门,几乎所有资本都看好VR,似乎所有人都预测:年VR将爆发。会爆发成什么样?不知道。但参考上次智能手机的爆发,说不定会迎来又一个天翻地覆。当时除了Oculus的大东家Facebook总裁扎克伯格说现阶段不指望Oculus赚钱,整个行业都弥漫着淘金的狂热。事实上呢,OculusRiftCV1、HTCVive是相继到来了,但却都遭遇了延期和缺货的问题,甚至一年来都未见官方公布销量。很显然这销量并不算好看,否则早就第一时间公布出来了。而之前在各电子展游戏展亮相的VR产品,发售后更是低调。 国际上是这样,那么国内呢,当过了半年并没有如预想中那样爆得天翻地覆,投资便也减少,寒冬论随之而出,这个悲观的论调随着暴风魔镜的裁员而达到高潮,但是华强北的低端手机VR盒子的热销又不得不让人对这个市场另眼相看。而小米的玩具版和正式版的两度热销,也再度用事实驳斥了所谓的寒冬论。 那么年到底是不是VR元年呢?当然算!来自统计机构SuperData的数据:年VR市场共有27亿美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消费者版的VR产品已经陆续进入了市场,走进消费者中,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元年并一定要爆得天翻地覆,迈出重要的一步,也非常重要。 元年的销量主力是入门级手机头显 依然是SuperData公布的数据,年的硬件出货中,谷歌纸盒以万台出货量的绝对优势夺得VR硬件销量榜的冠军。而在国内,VR寒冬论出现后,深圳华强北的廉价VR设备(各种山寨谷歌纸盒)的月销量也已经达到了万台——这是8月份的数据。那么后续呢,光双十一期间,VR盒子又卖出了30万。 手机VR盒子的入门门槛非常低,谷歌纸盒也就10元钱,国内的山寨盒子也由三位数迅速跌到两位数。手机几乎人人都有,配个便宜的盒子感受下新鲜事物,这是谁都负担得起的,这也是入门级手机头显能卖这么多的原因。即便尝鲜之后没兴趣了放着落灰,也只是花了十元二十元而已。 政要们也玩得不亦乐乎 手机盒子的一大特点是便宜,但同样有个共同的问题:入门级体验,直白点说就是:体验感略低。对于VR很重要的视觉体验上,主流的P分辨率手机,在VR化之后,横向分辨率减半,那就和高清没有半点关系了。所以如果没有体验更高级的VR而局限于手机盒子,那么起码在清晰度上,会对VR有很不佳的印象,这也是很多评论人批评过度泛滥的山寨盒子会影响消费市场对VR的理解。 年VR元年,万的谷歌纸盒,再加上不计其数的同类产品,入门的手机盒子很显然是轻松破亿的。但是即便如此,在这一块,也依然不足以撑起“元年”这么大的盛誉。 成本束缚下的高端头显高端头显,是相对于入门级手机盒子而言。而在年叱咤风云整整一年的,无疑就是OculusRiftCV1与HTCVive,这两个头显成功走向消费市场,一前一后地打开了高端VR消费市场的大门,堪称VR发展历程的里程碑——当然,仅仅走向消费市场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优秀的头显真正地让玩家体会到什么叫真正的虚拟现实体验。而这两个高端VR头显走向消费市场,也是被称为VR元年的重要原因。 但是这两大优秀的头显并未如预料中那样爆发,或者说投资者们预料中的VR市场爆发主要也是指的高端头显,而非入门级手机盒子。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价格。在OculusTouch发售以及实现多基站监控实现房间规模游戏这些之前,CV1比Vive便宜不少,但是体验也是大打折扣的,传统游戏手柄和直接实现动作跟踪的运动手柄,在VR中的沉浸感也完全不同。然而在Oculus用了几乎一年的时间为CV1追上了与HTCVive的房间规模和动作跟踪的差距后,整体的价格也超过了HTCVive。 毋庸置疑,两大高端头显为VR体验拉升到了高水准。但是在价格上,尽管相比开发者版已经便宜了很多,但似乎又没有真正低到走进大众家庭的姿态。除了设备本身成本带来的高价格,与之匹配的高配电脑也是用户不得不面临的又一大支出。这可不光是我们中国用户嫌贵,欧美玩家嫌贵的一样不在少数。而且对于国内用户,在平均收入普遍较高但寸土寸金的一线城市,房间范围游戏对游戏面积的要求,也是很多用户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准高”PSVR的成功OculusRiftCV1和HTCVive并没有如预期般引爆市场,较晚入场的PSVR便又成为业界集中北京白癜风最好医院在哪成都有没有好的白癜风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