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6时24分,在万众期待的目光中,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相继进驻天宫二号。在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太空家园里,他们将进行为期30天的太空生活。 太空环境与地球环境大不相同,那里没有空气,没有重力。你端着一碗米饭,那饭会一粒粒飘满你的座舱,你张着嘴可能一粒也吃不着;你想躺在床上睡个舒服觉,可是你会发现找不到上下的界限,“躺”和“站”几乎没有什么区别……普通人在地面再简单不过的吃饭睡觉,而航天员们都要通过不寻常的方法解决。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太空中的奇妙生活吧! 在 太 空 吃 啥 有哪些好吃的?有人觉得航天员的食物都是做成牙膏状的挤着吃,必定很乏味,其实这是早期宇航员的状况,此刻早已今非昔比了。宇航员可以在太空中吃到腊肠馅饼、辣味烤鱼、土豆烧牛肉、金枪鱼沙拉、饼干、巧克力、酸奶、果汁等各类各样的佳肴。 太空食物均为脱水食物,临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个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打针器将水注进容器,然后再放进烤箱里加热。一顿饭不跨越半小时就可以“做”好。 中国航天员的食品也相当丰富,除了种类繁多的鱼、肉类罐头、面包等,还有中式菜品,如鱼香肉丝、宫爆鸡丁等,比西餐更加色香味美。 脱水米饭、咖喱米饭等主食全装在一个个书本大小的银灰色袋子里。菜肴品种丰盛,还能吃上大虾等海鲜。 由于中国航天员爱喝茶,所以除了橙汁等常规饮料外,冰红茶、绿茶等时尚的现代饮料也一应俱全。科研人员还为航天员准备了草莓、苹果、香蕉、水蜜桃等水果,为了便于保存,在低温下去掉水分,加工成冻干水果。虽然水果变成了"干果",但口感、色泽都还不错。 正式入驻天宫二号后,航天员可以享受如同在家生活一样一日三餐的待遇。吃饭时间与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等六大类产品,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5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航天员还可以享用甜点。比如,太空冰淇淋,看上去像白色泡沫一样,是干干的、硬硬的,但是吃在嘴里的口感据说还不错。 如何进食是个考验宇航员在航天飞行活动中如何进食,对他们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因为宇航员进食时身体也会在空中飘来飘去,所以他们得用一些束缚带把自己固定在饭桌边上,有时甚至一只手扶着桌板,一只手拿着东西吃。这一次,航天员在天宫二号配备有折叠式工作台,既可以作为工作台,又可以作为餐桌使用。 在宇宙空间中,食物不会因重力下落而会因惯性在吞咽后在咽部静止,要使食物吞咽下去有两个方法:与食物发生相对运动使其因惯性落入胃中,但由于静摩擦力恐怕不可以实现,所以航天员只好忍受着巨大的痛苦将食物通过肌肉的收缩挤压下去。 在地面喝水的时候只需要将水倒入水壶,然后喝就行。在太空中,这是不可能的。航天员们在太空中是把水储存在一个水箱里,然后再给水箱加压,打到储水袋中。储水袋上方的吸管上有一个卡扣,喝完水之后要把这个卡扣扣上,这样里面的水不会飞到舱内,并到处乱飘。如果水在空中乱飘,飘到一些电子元器件上,可能会造成潮湿,对设备造成影响。 在 太 空 咋 睡 睡一场黑白不分的觉航天员在天上绕地球航行,太空日出日落由航天器绕地球一圈的时间而定。有时24小时内日出日落交替许多次,他们无法遵循地球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习惯,只好机械地按钟点安排工作和睡觉。 在微重力条件下,航天员睡觉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曾经就有一名航天员在朦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当成向自己飘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为了保证睡眠质量,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上都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和睡铺。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同时在睡觉之前,航天员需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之后,由于呼吸气体产生的推力,会将航天员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 太 空 洗 刷 刷 刷牙洗脸很复杂航天员怎么刷牙呢?这个我们平常处理起来很简单的事情,在太空中就复杂多了。 美国的航天员一开始是通过一种特殊胶姆糖放在嘴里充分咀嚼来替代刷牙的;前苏联的航天员则是用手裹着毛巾在嘴里来回按摩擦洗。以上两种方法都简单,不过要想达到真正刷牙的效果肯定是不可能的——因为人处在失重的状态下。 后来,科学家们发明了用密封式吸水法处理水的方式,才让宇航员具备了较彻底清洁牙齿以及口腔的可能性。 而在目前,航天员洗脸主要还是靠湿毛巾擦拭,这也是中国航天员采用的洗脸方式。 想洗一场“太空澡”不容易长时间生活在太空中的航天员必须洗澡,国外部分空间站有“洗澡间”。虽然可以洗澡,但在太空中洗澡对于航天员来说仍然是项大工程。由于处在失重状态,洗澡要先把脚固定住,不然身体被水一冲会不停翻跟头。失重环境下的水也和地球上的不一样,不会聚在一起,而是一粒粒的小水珠,很容易呛伤人,航天员还要戴上呼吸罩和护目罩。 洗完澡后,身上的污水不会自动流下来,需要开动水泵连同空气一起抽走。洗一次澡,真正的洗澡时间只有15分钟,可清理污水和其他准备工作却需45分钟左右。 锻 炼 不 能 少 航天员最让人向往的莫过于可以在空中飘着。但长时间的漂浮状态,会影响宇航员的健康。研究零重力环境会对人身体的影响,也是空间站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大家的认识是长期失重会造成肌肉萎缩,也更容易骨折。所以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跑步骑自行车:太空中也要锻炼 航天员在太空中工作6天,休息1天。休息的这一天,也不能完全休息,要做锻炼。“天宫二号”上就安装了太空锻炼器材,包括特殊的跑步机用于全身锻炼、健身自行车用于锻炼下肢肌肉以及拉力器用于锻炼肩部和背部肌肉。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解决在失重状态下如何跑步的问题,设计人员在跑步机上配备了一根有弹性的橡皮带,当航天员站在跑步机上时,把橡皮带背着肩上,可以防止人在运动过程中漂浮起来。 天地协同会诊:地上医生给看病 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中,航天员中心牵头组建了天地远程医疗会诊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系统以远程医学支持中心为枢纽,连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航天员医院,满足及时开展天地协同医学问题专家会诊的需求。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以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 大家都在看听长征忆峥嵘——重走长征路,聆听长征故事 重要 十八届六中全会今召开,将有哪些看点?将定调哪些大事? 健康 这10种病听起来很可怕,其实没啥事儿,千万别自己吓自己! (来源:新华网) 本期编辑:张安 本期校对:李兆彧 投稿邮箱:misd-zhiban qq.北京治白癜风医院哪个好北京治疗白癜风技术最好的医院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sjzhendao.com/pbjzl/16838.html |